2025年8月1日至3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分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口腔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联合承办,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协办的"第20次口腔医学教育学术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举行。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100多所院校的1200余名师生汇聚一堂,通过主题报告、授课技能展示、圆桌研讨、学生思政成长展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共绘口腔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
2025年口腔医学教育学术年会以“立德树人引领口腔医学教育卓越发展”为主题,设置大会主题报告、“教材强基”“教改领航”“数智赋能”“思政铸魂”四大分会场及学生思政成长专场,从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数字化技术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口腔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通过青年教师授课、教案与笔记展示、论文征稿等形式,为全国口腔医学教师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共寻卓越口腔医师培养路径。我院积极组织近200余名师生参与了会议交流及各项展示活动。
大会开幕式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分会常务委员、学术秘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韩向龙教授主持。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副校长叶玲教授致辞。叶玲教授围绕年会“立德树人引领口腔医学教育卓越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她从立德树人、守正创新、服务社会三个维度展开了深刻且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分享。最后,叶玲教授殷切期望借年会契机传递新教育理念,携手共育合格口腔医学人才,并为全体参会者送上美好祝福。
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王世鄂教授致辞,他简要介绍了福建医科大学和口腔医学专业的情况。当前,人工智能与生物材料革命重塑医学图景,使精准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但思政教育是筑牢人才根基的核心保障。福建医科大学作为东道主,将借年会契机深化合作,优化培养方案、加大投入,培养契合需求的口腔医学栋梁。
福建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王越忠致辞,他表示福建省政府始终将人民健康与教育置于战略高位,并于近年来出台计划、整合资源,多举措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国医学教育盛会聚闽都,是对福建口腔医学教育事业的肯定与鼓舞,期待各位专家不吝分享前沿教学理念与成果,也盼省内同仁珍惜“家门口”学习契机,主动交流并将先进经验化为工作实招。福建省教育厅将借此优化口腔医学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口腔医学教育良性发展。
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王林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前沿科技与医学交叉融合,重塑口腔健康服务体系,既为教育变革提供引擎,也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如何深度融合技术教学、强化人文教育、缩小区域差距等是我们面临的课题与挑战。站在新起点,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要以数智化探索技术赋能教育新路径,以融合创新打破学科壁垒,坚守以人为本初心,秉持技术向善理念,追求质量为先标准,构建开放协同智能卓越的教育新生态。
在大会主会场主题报告环节,组委会特别邀请到英国邓迪大学Susie Schofield教授做“携手学生同行:共筑质量提升之路”报告。她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需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动参与”,通过PBL(问题导向学习)、临床模拟训练等方式训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此外,在师资队伍与教学评价过程中,通过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反馈、学生临床考核、执业考试通过率等都可以持续改进教学质量,通过定期调研、师生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生意见,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也可以稳步提升教学能力。
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晋带来题为《人卫社新形态教材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他从“数字原生代”学生的学习需求的现状出发,指出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医学教育“国家队”,要借新形态教材推动教育从“纸间”向“云端”、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建构”变革。并从课程体系的多个维度,阐述了教材建设的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和新形态。他重点指出,第四轮教材建设承载着服务国家口腔健康战略与教育强国建设的双重使命,人卫社始终坚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适应教学改革要求。
英国邓迪大学Mandy Moffat教授在“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育家:医学教育中师资发展的重要性”报告中表示,口腔医学快速发展下,传统“以教为主”模式存在局限性。除具备精湛临床技能与清晰授课思路外,优秀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教育理论研究、跨学科整合及教育领导力发挥等多元能力,以培养创新、终身学习的口腔医学人才。她从评价体系改革、建立“教学共同体”、教师需同时具备临床资质和教育学背景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背景下提升师资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最后,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王世鄂教授作《润物无声,育人有方--福建医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报告中他全面地介绍了福建医科大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经验,对国家人才战略部署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向给予了精准指导。
思政铸魂分会场
思政铸魂分会场汇聚了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空军军医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13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带来13场精彩汇报,聚焦口腔医学领域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其中,我院梁雪老师做了题为“实践思政,三精凝练——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思政融入及实施”的报告,该项目以“双全周期”为框架,创新“三精培养”模式,充分彰显了我院在探索课程思政领域方面的积极成果,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教材强基分会场
大会首次设立教材分会场,人卫出版社方毅编辑介绍人卫版教材建设历程与趋势,随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韩向龙教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洪筠教授、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陈江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胡文杰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江宏兵教授等多位专家分享本院教材建设经验成果;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李静、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刘青、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杨利洒、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谢思静等四位一线骨干教师介绍了相关专业教材建设情况。专家们各抒己见,围绕教材编写规范、教材内容更新、教材数字化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为口腔医学教材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
教改领航分会场
教改领航分会场吸引了200多位口腔医学教育工作相关与会代表参加。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叶玲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周永胜教授、复旦大学口腔医学院蒋欣泉教授、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宋锦璘教授分别作主题分享。四位专家分享了各自院校在教改中的成就,从华西口腔智联大模型,到混合现实口腔修复模拟器的研发和应用,再到口腔医技“云端实验室”等。下半场则搭建了“圆桌”交流平台,四位演讲专家、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牛卫东教授、西南医科大学肖金刚教授和我院于皓副院长七位专家与参会者面对面紧密深入交流,促进了院校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数智赋能分会场
数智赋能分会场聚焦数智赋能口腔医学教育革新,AI重塑口腔教育生态成为核心议题。共有13名专家授课,他们从口腔医学智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医教产研协同创新、AI技术在教育教学创新中的多维应用实践等多个方面和维度分享交流经验。专家们的精彩讲解引发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和深入讨论,正如与会者所说,数智化正深度重构口腔医学教育,培养新一代智慧口腔人才。
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展示
在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展示环节,来自全国20所口腔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同台竞技,亮点纷呈,本次展示以“数智赋能·思政铸魂·创新育人”为主线,聚焦新时代口腔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生动呈现了AI技术融合、课程思政深化与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成果,为口腔医学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提供了生动注脚,也为全国口腔院校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福州经验”。未来,期待更多教师以技术为翼、以思政为魂、以创新为帆,共同推动口腔医学教育迈向更高质量的育人新阶段。
学生思政成长专场
别开生面的学生思政成长展示分会场精彩纷呈,吸引全国20所口腔医学院校150余名师生参与。各院校借助AI技术、沉浸式展览、情景剧等多元形式,围绕医德传承、西部计划等主题进行展示,展示启智润心、培根铸魂成果。
教与学创新成果展
本届教育年会特设“教与学创新成果展”板块,荟萃全国50所高等口腔医学院校师生智慧,匠心搭建教与学的艺术展示平台。活动期间,各院校遴选的50份优秀教案与50份学习笔记,通过多媒体交互技术生动呈现,集中彰显了新时代口腔教育工作者育人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口腔学子勤学善思、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闭幕式由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黄晓晶教授主持。仪式上公布了本次会议期间青年教师授课技能特邀展示名单,以及经专家无记名投票产生的“特邀教案展示”和“特邀学习笔记展示”名单。同时,大会向本届年会承办方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及协办方福建省口腔医学会颁发了感谢状,并宣布第21次口腔医学教育学术年会将在四川泸州举行,由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叶玲教授在闭幕辞中强调,我们必须以“教育强国”战略为根本遵循,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她希望大家继续聚焦教学改革、教师能力发展、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化、持续关注学生成长,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守护人民口腔健康贡献我们更加磅礴的力量。
本次教育年会在“数字化中国”国家战略建设背景下,“数智赋能”+“思政浸润”双轮驱动,探讨数智时代下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路径,思索思政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策略,矢志不渝地开拓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领域,为推动我国口腔医学教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我院将继续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时代步伐,顺应社会发展浪潮,积极拥抱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我们也将不忘初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我院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