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明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每年都会收到一批崭新的图书和一场特殊的“口腔健康课”这样的场景已持续了整整十余年。自2014年起,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党支部(以下称牙周党支部)与洁牙室坚持开展“捐书助学+口腔义诊+校外辅导员”等多元化共建活动,将知识的力量与健康的关怀送入校园,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社会责任。
1. 捐书助学,点亮希望
牙周党支部与洁牙室于2014年在福州市花园小学进行口腔义诊和捐助学习用品活动。在活动中,医护人员们不仅关注到孩子们的口腔健康,更被他们纯真的求知欲深深触动。许多孩子围着义诊队员问:“医生叔叔阿姨,下次你们能不能带些书来?”他们望向图书角时渴望的眼神,让我们意识到:健康的口腔能让孩子们吃得香,而精神的食粮更能让他们走得远。
正是这样的感动与责任,2015年,在支部刘崇武书记的带领下,牙周党支部和洁牙室成立了“牙蕾助学基金”。这一名词饱含着我们对捐资助学的深远寓意和美好期许:“牙”:保持初心,守护孩子们的口腔健康,“蕾”:如花蕾般的少年,需要知识雨露的滋养才能绽放;“基金”:汇聚支部和科室力量,希望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自“牙蕾助学基金”成立以来,我们以书为媒,以爱为桥,在捐书助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十年来,每年定期走进小学,累计捐赠图书超6000册,覆盖科普读物、文学经典等类别,助力校园“爱心图书角”建设。支部刘崇武书记说:“少年有志,国家有望。通过一本本书,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拓宽视野,鼓励他们用知识创造未来。党建活动的意义,正在于以微小善举汇聚成光,照亮少年成长之路。”
2. 爱心义诊,版图持续扩展
我们发挥专业优势,捐书助学同时开展"微笑护航·健康成长"口腔义诊活动,为师生提供免费检查、龋齿防治指导及口腔卫生宣教,惠及学生超8000人次。组建由10多名党员口腔专家带队的义诊团队配备便携式口腔检查设备,采用"检查-诊断-宣教"一体化服务模式。活动从单一捐书逐步发展为“口腔知识+健康”双轨帮扶模式,成为校院共建的典范。
3. 专业赋能:让健康意识扎根童心
为孩子们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是洁牙室和牙周党支部坚持多年来的初心,也是实现“达口”相约,发挥专业优势支部共建的承诺。支部党员江俊医生表示:义诊中,团队通过模型演示、趣味问答等形式,将刷牙方法、饮食建议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懂的语言,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跟踪随访。多名曾参与活动的学生反馈:“医生叔叔阿姨教的‘圆弧刷牙法’,我现在还在用!”
4. 党建聚力:创新融合,共建心连心
支部将公益活动与党建深度融合,开拓了志愿服务领域的创新和拓展。志愿者们轮流以校外辅导员身份参与达明小学家委会,少先队主题活动及师生迎新晚会等多种活动,实现了: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会6场,先后 15名党员志愿者受聘为“校外辅导员",这些活动不仅是简单的志愿服务,通过"共建心连心",志愿服务与成长陪伴相结合的形式,这种有温度、有深度的共建模式,值得持续深化推广。
洁牙室护士许琳冰从2016年开始当校外辅导员,她说道:作为一名参与校外辅导员的志愿者,这段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付出的满足,更是心灵的洗礼与成长。担任2017年校外辅导员的牙周科唐焜琪医生说道:从诊室到教室,从治疗到预防,我深刻体会到"医生"与"教师"双重身份的责任。
牙周党支部与洁牙室用十年时光,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知识与健康的种子,更以医者的温度践行了“服务社会、奉献为民”的使命。十年,是个岁月符号,也是无悔的坚持。牙周党支部书记刘崇武表示:“十年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我们希望通过持续行动,让志愿者活动成为支部的传统,更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这份“长跑式”爱心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牙周科 罗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