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文化

您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思政文化
庆七一不忘入党初心,传家训弘扬院风院训
来源: 作者:蔡云云 发布时间:2018-08-11 08:56:32

      2018年7月1日上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院牙体牙髓党支部、口腔特诊党支部、行政第二党支部、护理部党支部、团委共同组织全院部分党团员干部及家属到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开展“传承家风家训,弘扬院风院训”主题党团日活动。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修身齐家治国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训馆上官红讲师向大家介绍,自唐宋以来,三坊七巷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旭、林觉民等众多贤臣名将,思想先驱、志士仁人,追踪名人成长路径,归根结底与其良好的家风家训密切相关。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在上官老师讲解下,大家感受了三坊七巷多位名人家风故事。林则徐对孩子的教导中提到“一戒傲慢,二戒奢华,三戒浮躁”和“十无益”家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林则徐一生始终恪守“十无益”的家规:“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大家还在上官红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诵读和个人理解的分享。“十无益”包含自身修养,人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忠、信、孝、悌”八字方针都在里面,全方位地对人的身心起教化作用。“十无益”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能起到很好的教化、传承、促进的作用。

传承弘扬具有本土特色的家风家训,有利促进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涵养了医院人文精神建设的内容,陶冶了医务人员道德情操,加强了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推动了全体医务工作者形成廉洁行医、修身齐家、崇德重礼的良好风尚。此次活动既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又是一堂生动的党课。通过参观学习先贤伟人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和革命先辈、历史名人的崇高风范,党团员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以良好的家风促党风、带团风,推进家风建设,践行“厚德载物至精至微”院训,为人民健康和医院发展保驾护航、贡献力量。(党办 蔡森鑫 团委 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