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传播口腔健康保健知识,贯彻落实《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指导方针和政策,动员和号召口腔医学生参与口腔健康教育的科普传播,提高口腔医学生的科普作品创新与创作能力,中华口腔医学会组织开展“2022年大学生口腔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活动。经过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形式审查、初审以及终审会议,最终选出320份作品。其中特等作品16份,一等作品36份,二等作品68份,三等作品200份。我院组织投稿作品41份,11份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1份,一等奖1份,二等奖2份,三等奖7份,创造了迄今为止我校口腔医学院获奖该项赛事获奖项目最多、级别最高的好成绩。
口腔医学院学子们表现优异,大家从专业课理论知识获得灵感,勇于冲破思维桎梏,努力将一个个头脑风暴付诸实际。他们牢记口腔专业知识的重点,激发“口腔溃疡”“牙周炎”等疾病的创作灵感;他们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思考“下颌脱位”“牙隐裂”等问题的损伤危害。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比赛“程王吉冠”团队提交7份作品,3份获奖,成为学院征集作品最多、获奖数量最多的团队。
“程王吉冠”团队提交的7幅海报灵感来源有来自指导教师王希老师讲解的口腔组织病理学课提及的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可能为癌前病变、牙周炎对于牙周组织及全身疾病的影响等、部分人张口过大导致“下巴脱臼”、身边有人用牙开啤酒瓶盖、啃硬骨头炫耀自己的“铁齿铜牙”、新手宝爸宝妈们喂养经验不足等确定口腔溃疡、牙周炎、奶瓶龋、下颌脱位等4大主题。尽管在制作的过程中有懊恼、迷茫与疲倦,但经过多次团队成员的修改、指导老师的完善,7份作品都凝聚着团队里每一个人的智慧、心血与汗水,最终“星空牙周炎”“这些年我都是咬着牙过来的”“牙周炎,伤害的不仅是牙齿”等3份作品突出重围荣获特等奖1份,二等奖2份。
经过这次科普大赛,创作者们意识到科普作品既要通俗易懂,易于大众接受,同时也不能含糊其辞,在专业问题上要有学科专业性。将严谨的科学知识以“大白话”的形式讲出来,易于让民众接受,才是科普的最终目的。
据悉,今年我院学生的投稿和获奖作品依旧保持着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水平,意味着我院师生越发重视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推广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口腔医学生将成为口腔科普创作的生力军,同时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作品将进一步成为口腔科普的强大力量。
(口腔医学院 张锦雀 谢燕弟 王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