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首批赴美访学成员之一的张长源医师在本院七楼会议室为大五实习生,研究生及部分规培医师带来了一场题为《印象美国》的讲座。
张长源医师一一介绍了四个轮转地点,分别是哥伦比亚大学牙学院、纽约大学牙学院、Wyckoff Height医疗中心,纽约市医院皇后区分院。张长源医师从美国的本科教育讲起,在美国,口腔医学本科生是经由一般大学本科毕业后录取而来,已经接受了大学通识教育,因此在牙科一年级即开始接触口腔医学各二级、三级学科,并且硬性规定每周需有一定时间在实验室进行专业基础操作训练。与我国现有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对专业知识具有早接触、多训练的优点,口腔医学本科毕业即授予DDS学位。而研究生的教育,学生自主接诊,从初诊、检查、制定诊疗计划,到具体实施诊疗,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教授仅仅作为指导者。相较于国内教学模式,该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责任意识、更缜密的系统意识、更多的操作训练。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生所有的课程、临床讨论及文献俱乐部活动都安排在早晨上临床前,中午吃饭时,及下午下班后,甚至周末或者晚上。讲座中,张长源医师对器械摆放、消毒、医疗耗材、病历书写管理等诸多方面也进行了对比,还特别提到由于美国是各色人种共存的国家,医院对不会英语的患者提供不同语种的医疗翻译服务,十分人性化。
在美期间,他利用周末时间前往部分常春藤盟校进行参观,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大学的人文氛围和历史厚重感让他十分震撼。最后,张长源医师以华尔街铜牛的图片收尾,预祝大家越来越牛。
本次讲座重在对比中美医疗、教育体系的不同以及赴美四个轮转地点的不同,充分肯定了国内医疗不断进步,有些方面与美国不相上下,同时也认识到一些不足可改进之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林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