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
让爱飞翔,守护孤残儿童
来源: 作者:蔡云云 发布时间:2021-06-02 15:59:40

2021年5月19-20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福建省牙病防治中心在福州市开智学校开展“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孤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卢友光教授组织、带领预防科二十余名医护人员、研究生前往开智学校开展此次项目活动。

深入了解,关爱孤残儿童

据不完全统计,福州地区12-15岁的孤残儿童患龋率比正常孩子高大约30%。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生活条件、致残程度和伤残类型的差别,孤残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口腔保健及治疗率低,口腔健康问题令人堪忧。而口腔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第一部分,将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为响应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的号召,2014年2月7日,福建省牙病防治中心办公室召开了“孤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筹备、动员会议,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自2014年该项目在我省开展以来,每年给我省特殊儿童做两次预防保健治疗和健康教育,至目前已有近1300人次的孤残儿童受惠。

在此次活动现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卢友光教授介绍道:为贯彻落实“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精神,在本项目连续多次的实施过程中,已逐渐摸索出有福建特色的、更注重个人口腔保健能力的培养、防治结合的口腔综合防治服务的项目实施方案。

以本次项目活动实施为例:本次活动依例对孤残儿童进行口腔相关检查,建立口腔健康档案,掌握孤残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孤残儿童及监护人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针对孤残儿童难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等个人口腔卫生技能的特殊性,在为教师及孤残儿童及家长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中,将口腔健康教育的重心调整到菌斑染色、手把手示范刷牙上,切实保证了孤残儿童掌握了“有效刷牙”等自我口腔保健技能。

落实细处,守护折翼天使

针对孩子们难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的特殊性,此次“孤残儿童综合防治项目”通过手把手示范刷牙、观看动画视频、菌斑染色、模型挂图示教等形式向学校的老师和孤残儿童及家长开展了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口腔健康宣教。

活动现场有这么一位可爱的小朋友,她叫玲玲(化名)

听宣教的玲玲:对保护牙牙感兴趣的她仰着头,一会儿举起小手问一会儿拿起镜子看看自己的牙。

学刷牙的玲玲:医生带领小朋友们做了个小游戏“牙牙爱洗澡”,为小朋友涂布牙菌斑指示剂染色,告诉小朋友们细菌就躲在红红的地方,我们给牙牙洗白白。玲玲看着镜子里自己红红的牙牙很好奇,举着小手想第一个给牙牙洗澡。医生手把手教她刷牙让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她开始按照自己刚刚学的方法一步一步刷去染色位置的细菌,看着自己洁白的牙齿玲玲兴奋的朝着口腔检查点跑去。

口腔检查的玲玲:刷干净牙的玲玲迫不及待的坐在椅子上,骄傲的给医生看了她洁白的牙齿,医生姐姐仔细的帮她检查并记录了口腔健康状况后指引玲玲前往涂氟区。

全口涂氟的玲玲:来到涂氟区的玲玲看到医生把沾有氟化物的刷子举到嘴边时,没见过氟化物的她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害怕的直摇头。“呜呜呜,放开我,我害怕我不要……”玲玲皱着眉头叫道,另一只手捂着自己的嘴巴,抗拒全口涂氟。医生耐心安抚他说:“宝贝,你闻闻是不是香香的呀?玲玲是不是要吃饭呀,那我们也要给小牙牙吃“蜂蜜”呢。牙牙涂上蜂蜜细菌就不容易把牙牙吃掉啦。”玲玲听后张大了嘴巴,涂氟后牙医们送给了玲玲一个手套制作的气球了玲玲,她开心的说“蜂蜜好香哦”。

执行该项目的李威副主任医生欣喜的看到,前一天刚学会正确刷牙方法的小朋友,第二天早上开心的展示她完美的刷牙成果。

针对孤残儿童口腔诊疗就医困难的现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出动了口腔诊疗车,把诊疗室搬到学校,为孤残儿童提供了“移动的口腔医院”。在诊疗车上,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预防科高年资的口腔医生为孤残儿童进行龋齿充填和基础的牙周治疗,并针对口腔检查情况进一步给予治疗方案建议。

本次项目活动受到来自“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捐赠,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福建日报东南网、福建卫生报、健康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采访、关注和报到。通过近7年“孤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的开展,福州市孤残儿童的口腔健康已得到了广泛关注和一定程度改善。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以耐心的工作态度,专业的知识技能,关爱弱势群体,为孤残儿童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向社会传递医务人员的正能量!同时,我们呼吁多方媒体多报道、多弘扬,唤起社会对孤残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让社会的更多力量参与到社会福利事业中来,让孤残儿童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预防科 李威、林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