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8-21日,我院党委书记陈江教授率代表团赴重庆参加第十一次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及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第二次会议。在三天的会议中,我院代表团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我院口腔种植专业在临床、科研的成果,不仅有大会发言和新书首发、还积极参与了科普展评、壁报展示、专题论战等活动,得到种植界同行的关注和主办单位的好评,在山城重庆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硕果累累。
会议开始前两月余,在全国种植专委会的号召下,福建省口腔种植专委会主任委员黄文秀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委员吴东主任医师积极组织动员福建省口腔种植同仁报名参会。在得力高效的组织和全省种植界同行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口腔种植专委会共组织了超过150人的代表团远赴重庆参加此次大会。
7月18日下午,我院代表团陈江教授、吴东主任医师、黄文秀主任医师参加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第二次会议,在会议通报的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参会人数中,我省参会人员位列第九,得到了全国种植专委会及会议主办方的肯定,并获得了全国口腔种植专委会颁发的第十一次全国口腔种植学术大会“最佳组织奖”。
此次大会上,我院陈江教授进行了“精准咬合指导下的无牙颌种植”及“无牙颌种植的咬合考量”专题演讲,在精准种植与咬合考量方面的深入思考与临床实践让与会专家同仁叹服不已,深受启发。种植一科吴东主任做了“钛网在口腔种植治疗应用中的利与弊”专题演讲,分享了他多年来的钛网使用经验及并发症出现时的处理办法,超级实用的干货引人入胜,让听众收益颇多。种植一科周麟医师作了“钛种植体表面’免疫调节性能’改性的系列研究”优秀论文汇报,报告展示了陈江教授团队在钛种植体表面改性做出的一系列科研成果。
在“全国第一届口腔种植医师科普展评”论坛中,陈江教授受邀担任大会主席。黄晶晶医师作为大会主席秘书,在陈江主席的指导下协力主办方圆满地举办了此次全国首届种植科普展评活动。种植无小事,科普来护航,此次活动激发了广大口腔种植医师的科普热情,展评选手们对科普事业的贡献为患者带来福音,意义非凡,给与会专家同仁留下深刻印象,大家对此称赞不已。我院种植一科肖妍君医师的“你需要几颗种植牙”,黄晶晶医师与研究生黄诗颖的“这个杀手有点冷”及种植二科罗谷声医师与研究生林晨静的“牙齿性格大揭秘”科普视频均入围(视频在三天大会期间在LED大屏循环播放,极具传播价值,链接如下)。在科普展评分会场上,他们的科普演讲风格或清新、或拟人、或幽默,表现优异,深受在场评委及观众好评,获得本届展评的“科普之星”称号。陈江主席对所有参评科普作品的表现予以肯定,并对口腔种植科普工作进行了展望。他总结到,科普与临床犹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口腔种植科普工作任重道远,但风景这边独好。
在盖氏新生代论坛中,我院陈江教授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陈卓凡教授共同受邀担任大会主席。会上,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实力派导师满毅教授携手两位新生代牙医--我院种植二科鄢明东医师以及烟台市口腔医院周文娟博士--组成的战队就“GBR术后成骨空间的维持和临床技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以精彩的病例汇报、创新的治疗理念、严谨的文献回顾及优秀的台风斩获评委和观众的青睐,并获得了“最佳战队奖”称号。
我院医师还积极参与大会的壁报展示,种植一科林东副主任医师,周麟医师、陈苏林医师,种植二科苏恩典医师及陈江教授的研究生李德雄、刘瑞敏,吴东副教授的研究生张豹的壁报均被大会录用并在大会会场的壁报展示区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参会代表的关注和好评。
借由大会的机会,陈江教授主编的《国际口腔颌面种植学》(中文版)及《无牙颌种植理论与实践》专著举办了新书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杂志及书的主要内容与创作过程,并进行了赠书与签售活动,场面一度热闹非凡。其中《无牙颌种植理论与实践》一书由陈江教授联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四个院校种植专家联合撰写,历时5年完成。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无牙颌种植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是国内有关无牙颌种植的一本较为系统的专著。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赖红昌教授、该书主编陈江教授、副主编徐淑兰、汤春波、吴东、黄文秀、黄伟教授及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陈刚副社长等参加了新书首发仪式。
本次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名口腔医生参会,是国内目前口腔医学各专委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我国口腔种植已经步入融合、合作、协同、创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福建省口腔种植发展也蒸蒸日上。我院作为福建省口腔种植专委会挂靠单位,广泛组织动员省内医生参与并积极投稿参会,在全国的口腔种植界同仁面前展现了我院口腔种植发展与创新的方方面面,反响热烈,获得主办单位和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相信在广大口腔种植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口腔种植行业将好上加好,更上一层楼!(种植一科 陈苏林 吴东 黄文秀 黄晶晶)
福建医科大学“医带医路”海内外口腔医学生2019年暑期夏令营暨优秀口腔学子学术交流会于8月19日-21日在福州举行,此次夏令营共吸引了来自日本东北大学、日本长崎大学、台湾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沈阳医学院及福建医科大学等7所海内外口腔院校的26名优秀大学生前来参加,活动内容包括学术交流、文化交流、专业趣味延伸和参观领略等,旨在让营员们用心体验福建医科大学及口腔医学院的特色和风采,感受福州的绿水青山和文化魅力,将自己的收获带回学校,成为各个院校传播友谊、传承文化的桥梁。
8月19日上午9:30,夏令营开营仪式在附属口腔医院八楼会议室举行,出席开营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福建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爱民、福建医科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张敏坚、福建医科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李世宏、日本东北大学齿学研究院国际交流部主任洪光、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金武龙、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综合办主任李琦以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暨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陈江、院长卢友光、党委副书记、附属口腔医院纪委书记黄朝新、副院长程辉、副院长黄晓晶和副院长张志兴。
开营仪式上,院党委陈江书记首先致欢迎辞,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向大家讲述了“医带医路”夏令营的初衷是借鉴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借助口腔医学生的夏令营活动来打造口腔医学界的“一带一路”,让它成为连接与沟通海内外口腔医学生的桥梁,让同学们互学互鉴,合作交流,促进海内外口腔医学界的共同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接着校党委黄爱民副书记向夏令营开营表达了祝贺,向支持口腔医学发展的嘉宾、老师和同学们表示了感谢。她介绍了学校发展的相关情况,肯定了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的全方位发展,用“三个第一”为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点赞,即本科生源高考招生分数位列全校专业(除临床5+3))第一;2015年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开启了学校本科专业认证先河,是我校第一个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2017年牙髓再生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是我校第一个国家级虚拟仿真项目。同时她还提出希望,希望营员们都能成为宣传员,传播友谊,传承文化,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李世宏副处长肯定了口腔医学院对外交流工作取得的成绩,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的影响力;日本东北大学齿学研究院国际交流部洪光主任希望两校合作向好,为年轻一代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共同培养优秀的口腔医生和推动亚洲口腔医学水平的提升;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金武龙院长介绍了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的发展历史,用“山好、水好、人也好”表达了对此次福州之行的感受,并邀请海内外各大优秀口腔学子到内蒙古交流学习。日本营员代表Maaya Inoue表达了对福州的初印象和对夏令营的期待。最后卢友光院长介绍了学院、医院的发展历程、教学、科研、医疗、对外交流以及“医带医路”夏令营等概况。
学术交流篇
19日上午10:30,日本东北大学齿学研究院洪光教授为营员们开展《如何制备氧化锆材料的生物活性表层》讲座,洪教授精彩的讲授,让营员们对口腔材料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洪教授耐心地解答了海内外营员提出的问题,展示了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高尚的职业素养,营员们表示收获颇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暨口腔医学院副院长程辉为洪光教授颁发了感谢状。
20日下午3: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暨口腔医学院于皓博士为大家介绍了本校口腔医学院研究生生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暨口腔医学院梁雪博士跟营员们分享了《放射性龋的机制研究》。两场精彩的学术交流讲座拓展了营员们的知识面,使营员们受益匪浅。
21日上午8:30,8名营员代表分享了自身所研究的方向,包括初级纤毛介导的Shh信号与小鼠腭发育关系的研究;dltD基因缺失对变异链球菌致龋力的影响;应用GCF的牙槽嵴裂手术;药理免疫学、口腔组织学、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在学习、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治疗效果以及最终获得的经验等。分享的营员们精心准备,激情介绍,其他营员认真听讲,不时提问,这是一场青年学子的学术碰撞,交流会最后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暨口腔医学院丘雨蓓博士进行了点评。
文化交流篇
19日晚上,营员们参加了学院精心准备的“欢迎party”,Party以设计游戏的方式打开营员们之间的交流。游戏后,营员们从刚开始的陌生拘束到后来的交谈甚欢。在这欢声笑语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已经不再是营员们交流的障碍,反而成了友情升温的催化剂。
21日上午10:30,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戴显群教授为营员们开展了《福州城垣的变迁与历史大事》讲座。他从古代冶城讲至近现代的福州,历史更迭,福州城垣亦是久经沧桑。听完戴教授的一番讲解,营员们对福州城垣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增进了大家对福州文化底蕴的理解。
21日下午2:30,营员们前往索佳艺陶瓷文创园,这是一个集家居陶瓷生产研发、陶瓷文化创意、陶瓷文化体验、购物、休闲、亲子娱乐等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与文化休闲景区。营员们先后参观了义窑文化展示馆、陶瓷展厅、陶艺体验馆及众创空等,深入了解索佳艺浓厚的企业文化与“陶瓷+文创+生活方式”的经营理念。通过参观,营员们了解了闽清义窑的前世今生,感受了古窑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韵味;观摩了手作与匠心、泥与火的传承与创新,了解传统陶瓷工艺的发展。为了让营员们亲身体验陶艺艺术和陶瓷制作过程,学院组织营员们享受拉胚的过程,陶泥变换各种造型,指间随着旋转台飞舞。一个个满载大家创意的作品初步成形,有杯子、花瓶、碗等,无一不承载着大家的汗水和欢笑。
参观领略篇
8月19日下午,营员们参观了环境优美的福建医科大学上街校区,参观医学艺术馆,领略医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如荧光镜下的细胞图色彩斑斓,塑化的树枝状血管标本绚丽多彩等;参观校史馆,了解了我校的建校历史发展以及历代我校精英的优秀事迹;参观生命科学馆,感慨生命的脆弱,体会到医学发展的重要性。
随后,营员们参观了交通路校区口腔医学院陈列室、实验教学中心及研究中心等。值得一提的是,陈列室里各式各样的学生手工、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特别是蛋雕作品、弯钢丝作品、轻黏土作品等专业技能大赛成果,让来自其他高校的营员感受到学院对本科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8月20日上午,营员们寻访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发轫于晋、形成于唐,明清达到鼎盛,近现代更是名人辈出,故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之说。营员们参观了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历史文化故居以及小黄楼、水榭戏台等极富福州特色的院落建筑等,漫步在坊巷中手摸着墙上的明砖青瓦,眼看着雕花门窗,体悟着福州的历史文化,品味福州的典雅古韵。
21日晚上,营员们游览飞凤山福道,欣赏福州夜景,悠闲漫步在福道上,时不时有晚风拂来,驱散了一天的疲惫。也许是为期三天的夏令营即将结束,营员们怀着不舍的心情,对着美丽的夜色,围坐在一起互相交流倾诉,诉说这三天的快乐和分别的不舍。
自此,夏令营活动已接近尾声,营员们互相合影留念。一张张合影寄托了营员们对夏令营结束的不舍及对老师、同学们的感谢。相信收获满满的营员们会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福州,开始下一段美好的学习生活。(学工办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