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8年11月8日和11月28日,牙体牙髓教研室尝试在实验课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对2015级口腔本科生“根管长度测量”这堂实验课采用PBL教学模式,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了4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并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进行汇报,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通过此次实验课,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其次,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 第三,它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主导学习、口头表达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牙体牙髓教研室 邓婕 王燕煌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