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您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文明创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2014年预防科争创省级青年文明号工作汇报
来源: 作者:蔡云云 发布时间:2014-11-24 10:17:3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预防科于1997年正式成立,是一个拥有高素质预防口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科室。我科秉承着“崇德、敬业、求精、图强”的科室精神,自2009年1月被福建省直机关团工委授予省直“青年文明号”称号以来,预防科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严谨规范的治疗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预防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与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医院工作为中心,突出预防科特色,不断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全体医务人员团结协作,争创省级青年文明号。现将2013年至2014年的创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         提升服务质量

    预防科不仅具有良好的保健意识和对大众口腔保健的应对措施,而且临床上能对所有的口腔内科系统疾病进行诊疗,是集预防保健与临床诊疗于一体的科室。日常开展的主要业务有:1.牙体牙髓和牙周常见疾病的防治。2.社区、学校口腔卫生检查、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3.成人及儿童龋病、牙周疾病的预防性措施(如定期口腔检查、窝沟封闭、涂氟、洁牙等)。4.龋病等口腔常见疾病的调查、研究。

1.  便民措施

整洁有序的科室环境,有助于舒缓患者紧张的情绪;诊室门口对前来就诊或咨询的群众进行正确的指导,并准确进行分诊,减少了初次就诊患者候诊的盲目性,既便民又利医;科室椅位上均备了逼真的牙齿模型和画册、诊室走廊上贴有宣传画、科室每台电脑都配有各种口腔健康宣教的视屏等等,这些都可以形象生动地为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卫生指导;科室还备有纸巾、小被子和小枕头、血压计、开水、急救包以及牙周健康宣传手册等,方便需要的患者。

2.  开展青年文明号自愿者服务活动

组织科室职工到学校、社区等开展青年志愿活动,向百姓供测量血压,口腔健康咨询,义诊等服务,分发各种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处方,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参加每年一次的9.20爱牙日宣传,义诊活动。与共建单位开展免费窝沟封闭,涂氟等具有预防科特色的公益活动。

3.  加强业务学习

   我科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规培生、进修生、实习生、研究生定期开展专业讲课学习活动,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进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组织深入学习“九不准”等活动,以进一步规范诊疗过程中的行为。

二、         强化科学管理

院党政领导把创建青年文明号工作作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把创建工作纳入医院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拨出创建经费。

确定丁林灿为号长,并制定活动方案,建立年度创建计划,实施推进计划,组织创建集体学习《青年文明号应知应会手册》、练习唱青年文明号号歌和团刊团报,进一步增强创建氛围,实现全员参与创号。院领导及科室大力支持青年文明号工作,在成立科室创建小组的同时,还从科室拨出专门的经费用于青年文明号的建设。科室还定期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汇报会议,及时发现不足并立即进行改进。

三、         储备优秀人才

科室共有医务人员14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博士2人,硕士7人,科室配备牙科综合治疗椅11台。承担着福建省口腔常见病防治、《预防口腔医学》学科的教学科研、研究生和进修生的培养以及口腔预防项目的实施、监测任务,组织每年的“爱牙日”宣传活动,并开展我省牙防骨干培训等工作。

鼓励科室人员参加各种方式的继续医学教育,医生及护士都积极的参与国家级或省级的继续教育,参加各种学术性会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临床带教的管理。在每位进修生和实习生出科前均咨询其意见和建议,让临床教学工作做到更出色,更先进,更有成效;要求研究生在做好研究工作的同时,还要定期上临床工作,以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四、         争创一流业绩

预防科近年来在注重为患者精心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分别获得福建省第十一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第三届“福州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标兵”,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优秀科室奖”,省级精品课程等。预防科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预防科带头人卢友光教授,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口腔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口腔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口腔医学会预防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常务编委,《广东牙病防治》杂志编委等职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厅级基金项目十余项,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4名,发表各类科研论文30余篇。